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富豪不比普通人聰明
12 月23 日,周四。2010 年又到結束時候,以恒生指數計升幅極之有限,但個別二線股有些上天堂、有些落地獄。
展望2011 年見不到大拋售可出現(例如跌幅5%到10%)。但個別股份未來升降幅度仍十分大,初步展望將是一個較平靜的股市。
今天已進入投資無國界時代。中國、印度、巴西等受高通脹困擾,美國、歐洲、日本則面對低GDP 增長問題。
2011 年甚至出現個別國家股市背馳現象,例如今年新興市場興旺令全球原材料價上升。
2010 年美股升幅不俗反而上證指數略為回落,理由是上證指數2008 年11 月至2009 年8 月升幅大,需調整;美股2009 年3 月才起步上升。展望2011 年金價亦到了停一停、一時段。如原材料價明年穩定下來,中國股市可看高一皮。
在一個公平競爭的社會,貧窮令人羞恥;在一個不公平競爭的社會,富有才令人羞恥。當今世界上幾乎沒有人不想成為富人,但社會上富人為什麼仍這樣少?有人說富人較普通人聰明。個人在投資市場超過40 年認識有錢人唔少,並不認為富人較普通人聰明(有些反較普通人愚蠢)。
中學生投資得宜贏博士
以阿德與阿偉為例,阿德中學畢業後到社會做事,阿偉繼續升學念了兩年預科、四年大學、出國三年後拿了個博士回港到大學教書。阿德則中學畢業後每年將收入中的1 萬元用作投資,每年回報只有10%不算出色。
阿偉30 歲回港時阿德已有17.5 萬多元身家(第一年投資1 萬元加回報變成1.
1 萬元,再投入1 萬元第二年變成2.31 萬元,第三年再投資1 萬元……)。阿偉在大學教書第一年年薪已高達20 萬元,其後過十分舒適生活,假期便去旅遊,屬於月清一族(即每月收入都花掉)。阿德則繼續自己的投資大計。
到40 歲時,阿德已有63 萬元、阿偉仍是月月清,50歲時阿德有180 萬元,阿偉仍是月月清,到65 歲兩人都退休,阿德共有870 多萬元財富、阿偉仍一無所有……。
阿偉讀書較阿德多,過去每月收入亦較阿德多,為何退休時阿德卻成為千萬富翁,阿偉卻一無所有?分別是阿德每年拿收人中1 萬元去投資,每年增值10%,此一小小分別,結果可以這麼大。
回顧1967 年至今一次又一次「危」最後化為「機」,最近一次是2008 至2009 年的金融海嘯。30 年代蘇聯經濟學家Nikolai Kondratieff 認為大量「正常泡沫」帶來「超級大泡沫」,超級大泡沫爆破引發1930 年代美國經濟危機,最後是經濟循環(economic cycles)而非政府力量,再次推動經濟繁榮!
可以說自1971 年美元同黃金脫後,美國經濟便出現大量「正常泡沫」最後帶來2007 年的「超級大泡沫」,並在2007 年10 月爆破,2009 年3 月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只能延長衰退日子,而無法消化有毒資產,最後有賴經濟復蘇力量而非政府力量,再次推動另一次經濟繁榮期。
《北京晚報》最近有一名老讀者張先生向報館講述親身經歷。1947 年他的父親用400 大洋兌成100 英鎊,買入豐股票存放在英國一家銀行內,六十三年過去,今年他年屆70 歲想起父親在臨終前提及此事,於是去信英國那間銀行查詢此事。英國銀行說只要他證實自己同父親的關係,他父親所擁有的股票至今仍保存在該銀行內,目前市值270 萬英鎊,約2800 萬元人民幣。
有信心無智慧投資堪憂
六十三年豐股價共漲了2.7 萬倍(或平均每年17.6%)。由此可見複利的威力,但未來六十三年豐股價能否再漲2.7 萬倍?是一個十分值得思考的問題。過去一年恒生指數只上升3.5%,去年底個人曾估計2010 年是炒股不炒市,二線股上升1 倍、2 倍者比比皆是。因為在經濟復蘇初期,二線股一定跑贏大藍籌的。未來一年又如何?擔心是Fight the uphill war。今年被忽略的工業股最近紛紛抬頭。
投資應買「Turnaround stocks」,例如年初的電盈(008),下半年的德昌電機(179)都是衰了很多年後情況出現好轉的股份。其次是買增長股,即那些企業純利每年可上升25%或以上的股份, 例如葉氏化工(408) 、偉易達(303)等。
不要高追周期性股,例如汽車股、珠寶股的O今年11 月已到了極之不合理水平,投資要小心(如發現買錯便止損,不要相信明天會更好)。
不要參加什麼「投資訓練班」。世上沒有只上幾堂課便可以發達這回事。這些訓練班只會增加你的信心卻不能改善你的投資技巧,日後只會帶來更大的損失,有信心而無智慧的人最令人擔心(2007年10 月的金融海嘯、請問有那一間大行可以逃得過?連大行內的專家都做不到的事,你上幾堂課便可以學曉?這類課程事後解釋頭頭是道,事前分析則一塌糊塗)。
根據World Institude for Development Research 研究,全球低收入50%人口只擁有全球財富2%,全球最富有2%人口擁有超過全球財富50%,超過30 億人口每天開支少於兩美元,貧富差距在過去40 年不但沒有收窄反而在擴大,令人震驚的趨勢是過去20 年中產階級人口不但沒有上升反而在減少,即全球財富愈來愈集中在2%人口手中。
在外國家族企業接班問題早已解決,在香港及內地問題仍然存在。
一、以子女作為接班人。應先了解子女對「子承父業」有沒有抗拒?今天的「富二代」不少一早已被送國,回來後一肚子洋墨水,國際視野很好,但可能水土不服(香港及中國環境,說到底不是外國)。例如同公司老臣子溝通及企業在父親管理下的華人作風,能否一下子全盤西化?處理不好不少企業從此走下坡。
二、接班人非由子女承繼。中國領導人對「外人」信任程度一向不高及華人出任CEO 日子尚淺。在不少家族企業內當CEO,一旦同家族成員意見出現分歧,董事長聽誰?不少董事長過半退休生活,卻仍然十分關心自己一手創辦的事業及老員工,往往「每事問」弄到公司CEO 十分尷尬。不少老員工亦有興趣向董事長打小報告做人情,董事長又會向CEO 給點小意見弄至CEO 不知如何是好。
1985 年中美貿赤只有600 萬美元,到2010 年首8 個月中美貿赤已超過280 億美元,8 個月數字較1985 年全年大46 倍!這些資金(接近1 萬億美元)中國政府大部分用作投資美債,令美債利率在過去25 年大幅回落,目前小心美債泡沫在爆破中。
公元2000 年至今美國共失去10%中產階級職位,由當年7200 萬個下降至目前6500 萬個;至於製造業職位由公元2000 年至今失去全部製造業職位32%,超過4.
2 萬間工廠倒閉。2009 年底製造業工人數目少於1200 萬(相等於1941 年數字)。從事電腦生產工人2010 年數字較1975 年更少。
職位流失大學生當waiter 不要以為「高科技」產品市場仍由美國控制,1998年全球高科技產品出口市場美國佔去25%、中國只佔10%,2009 年美國只佔15%、中國已佔20%。1992 年美國「服務員」(waiter)中有11.9 萬人是大學畢業、2008 年有31.8 萬人是大學畢業。至於收銀員(cashier)1992 年13.2 萬人是大學畢業、2008 年是36.5 萬人。美國20%大學畢業生都跑去從事低技術工作?理由是連大學畢業生亦找不到好職位,發揮所學。
今天美國有1510 萬人失業、900 萬人做臨時工、另有250 萬人從事自己不願意做的工作,即2600 萬美國成年人有麻煩。1970 年67.1%美國成年人就業,1997 年起逐步下降,2010 年只有62%美國成年人就業,閒置人口數目十分大。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出現後各東南亞國家透過貶值去增加出口競爭力,2008 年美國發生金融海嘯,美國欲透過美元貶值去增加出口競爭力但不成功。2009 年3月只有推出量化寬鬆政策「頂」住先,2010 年11 月美國全職人員數目只有1.11 億,兼職者2760 萬,年收入2 萬美元或以下。在美國年收入2 萬美元或以下是不足夠養妻活兒的。
目前共4200 萬美國人在領取「food stamps」,佔美國總人口15%。今年11 月推出QE2 已未能令美債利率進一步回落,自2010 年8 月起美債利率在上升,今天10年期債券利率3.5 厘,代表過去三個多月升幅超過1 厘。
我們這一代皆相信物業是一項可信賴的投資,根據美國統計處資料:1940 年至2004 年美國物業平均每年升幅只有2%(1940 年前美國物業售價更是不斷地回落)。
再根據Ned Davis Research 統計:每次美國失業率高於6%樓價都不能上升。
樓價不斷上升只在我們這一代出現,會否隨戰後嬰兒潮步入退休期而帶來長期樓價回落期?上述情況自1990 年起已在日本開始。
The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 甚至在香港大學教育投資上亦體驗無遺。60 年代大學畢業生是天之驕子、70 年代碩士生仍受人尊重、80 年代非博士或MBA 畢業不可。到90 年代大學生地位已由天上跌回地面變回普通人(同沒有讀過大學分別不大)。
今天的大學生不少更被標籤為「80 後」,反之接受大學教育的成本在過去50 年卻上升10 倍、大學生在社會上的地位卻回落90%。甲骨文的CEO 拉里.埃里森在耶魯大學2000 年畢業典禮上的演詞發人深省:他認為自己成功的理由是因為沒有完成大學畢業。比爾蓋茨(微軟主席)沒有、蘋果電腦主持人沒有、戴爾電腦主席也沒有,其他如facebook 掌門人朱克伯格也沒有……這段話幾挑戰現代教育制度。
根據統計數字: 億萬富翁中25.4% 是大專畢業、24.6%是大學畢業、22.6%是高中畢業,反之博士生很難成為億萬富豪,其次是碩士,最後才是小學生(承繼回來者例外)。即是說最有學問的人及教育不足的人都很難成為億萬富翁。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一千個買華晨的理由(7)
華晨寶馬行銷高級副總裁戴雷博士表示,目前,華晨寶馬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儘快提高產量,儘快向客戶交車。其中,寶馬新5係長軸距上市後的表現格外搶眼,訂單已排到了明年。
對供貨不足的問題,華晨寶馬正想盡辦法提高產量。華晨寶馬瀋陽工廠的規劃產能為3萬輛,到今年10月份年產能實現了7.5萬輛,比初始規劃翻了一番還多。為了保證新5係Li的供應,華晨寶馬將繼續進口部分3係,把產能儘量多留給新5係。
華晨寶馬方面稱,做如此“產能平衡”的原因是,“全世界生產3係的工廠很多,而生產5係Li的只有中國。”戴雷對產能問題表態,“明年我們再和生產部門一起努力一下,爭取把產量再提高一些。”
寶馬擴能措施已經顯現效果,11月份,新5係已經向客戶交付5000多輛。2012年初,隨著寶馬新工廠投產,屆時華晨寶馬將真正擺脫產能不足的困擾。新5係Li月銷量已經超過5000輛,這種熱銷將改變豪華車市場格局。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最後一次側田
| ||||||
訪問本安排於十二月十日進行,側田為演唱會宣傳露一露面。十二月九日,第1083期《壹週刊》出街,疑似側田被木村乃性書踢爆淫亂史。 同一日,側田的唱片公司取消了訪問。 事隔十日,側田又來了。宣布在演唱會過後離開香港,往北京定居。打算在北京結婚,或者在北京生仔,一定在北京置業,情願在北京當個三線歌手。只要不在香港。「我的家人,在美國;女朋友,在北京;在香港賺的錢,是零。你告訴我,還有什麼值得我留戀?」 七年前放棄美國的Yahoo!高薪厚職,來香港碰運氣。今日,再一次。「你一定要寫,是《壹週刊》趕走我。」茄喱啡 壹:木村…… 側:不想再談論了。 壹:不能夠講? 側:不想講。 根本是擺我上枱,越談論,她就越出位。她當然想我講多些,我不想給機會任何人借我上位。 不是第一次了,第四次發生類似的事,再講也嘥時間。你知道嗎?在我眼中,這些人不過是茄喱啡。無talent的,不要入行啦,俾你出到位十五分鐘,有用嗎? 做這一行,又不是賺到錢。 R.I.P. 壹:你也賺不到錢? 側:在香港,有錢的歌手,不過是最頂級的3%,最慘是人人以為我們搵到好多,因為表面風光。 像我,在香港的收入,是零。賺錢靠跑廣東省,唱兩首歌等於一個紅館騷的價錢。但廣東省也不過是全國的很小部分,在北京當個三線歌手,肯定比我現在賺的多十倍。我不明白為什麼還有人覺得香港市場重要。 每幾個月上TVB唱一分鐘歌,真的有幫助?還是每年擦電台鞋擦DJ鞋搏年底分到個銀獎、銅獎?金獎都無用啦。 頒獎禮很廢。2000年的玩意,來到2010,你還要我做東做西爭一嚿膠? 我叫你唔收錢寫稿,你肯唔肯?為什麼我要免費出騷讓別人賺錢?以前我給人用射燈射住,一說出來,立即給人罵。現在,不怕了,我為九成香港歌手發言! 壹:人人也服從呀。 側:連高層的也不夠膽改變,低層的,打份工,收份糧,怎可以反抗? 結果,搞到個個機械人一樣。我、衞蘭、謝安琪,初出道時,明明很有character,幾年下來,像入了輸送帶,出來後變成一樣的人一樣的模式,答問題就一定答平常心。在大陸,在台灣,歌手有性格會被鼓勵,是必須的。在香港?有性格只會給人臭罵。 寫歌,我也被洗腦了,只跟着方程式創作,派台歌首首都似《命硬》,如果你沒有聽其他的side track,一定以為我只得一道板斧。 在香港,我像被閹割,做不做訪問,接受哪一家訪問,也不由我作主。明明很抗拒,也要照做。 我不想一世也這樣。喪禮上,悼詞只可以話這個人日日返工做同一件工作幫襯同一間餐廳。He had a good life, rest in peace。 你想嗎? 壹:上到北京,一定有位企? 側:超級有信心。你就說我囂張吧。 大陸人不是歧視香港人,只是歧視不懂唱歌的。陳奕迅、張學友,香港人,在大陸一樣很紅。上到去而失敗的,只因為他們渣,sorry。 我唱得好過好多大陸歌手。 玩夠 壹:說到自己很貧窮,你住在貝沙灣呀! 側:租的,買不起。 我很想買樓,三十四歲了,還是什麼也沒有。如果十年後無工開,怎樣租下去? 以我的要求,在香港,無可能負擔得到。北京的同類單位,大約平一半,平均售價三千至四千人民幣一呎,百多萬已經買到環境很好的住所,過十年,說不定升到跟香港同價。 這是另一個原因推動我離開香港。 壹:之前幾個女朋友也沒有公開,為什麼突然打算成家? 側:想定下來,只有一個解釋:玩夠。 以前,自己知自己未玩夠,所以很怕作出任何承諾。 近幾年,身邊朋友,很多也結了婚,讓我發現,婚姻也不是太恐怖,甚至可以令彼此的信心提升。想結婚的話,just do it。 女朋友在北京工作。在香港,睇電視得自己一個,煮飯又是自己一個,我很寂寞。 壹:韓國女朋友是最佳選擇? 側:在美國讀書時,韓國人,不論男女,很喜歡撩是鬥非。我對韓國人向來沒什麼好感。 又奇怪。她好像是女人版的側田,她用的眼藥水、耳筒、生活雜物,很多也是我用開的牌子。MP3內的歌曲,跟我的有九成相似。所謂合拍,大概是這樣子吧。 世界上沒有太多人明白我,才出現過這麼多事件,她明白,她明白我哪一句說話是反話,哪一句說話是嘲諷。我從來未試過擁有一段如此穩定的關係。 不用你說驚訝,我自己,也很驚訝。 實力 側田說,對於香港,他的留戀,接近沒有。 唯一是對朋友還存在多少感情。「隔幾個月回一回來探探朋友,也不過三小時。」 北京有乜好?北京有jazz bar、rock bar、民歌bar,香港的bar,賣bra。「香港,我連找個發洩的空間也沒有。怎似北京?北京的樂手很有實力,其實,很多香港音樂人,也選擇上北京發展。像金培達,像陳少琪,上到北京,還可以跟他們合作。」 選擇留在香港的歌手,大概只有曾蔭權。 寫衰寫好 不想隱瞞,不是叨光,跟側田,算薄有交情。 「你不用擔心,寫衰我囉!我明白的。」側田說。 不想逃避,不是自誇,每一期有什麼封面,我跟讀者一樣,在書報攤才得知;但在《豪語錄》寫什麼或怎樣寫,自由度也算大。即使寫得不對口味便需要接受批評或嘲笑。也是自己責任。 所以,側田,你不用擔心,我沒有被下令要刻意寫衰你,就算被下令,也不會。但,我也很少出於友情而刻意寫好一個人,因為,我不懂。 沒有刻意寫衰沒有刻意寫好,這是一篇不帶偏見或偏愛的文字。 | ||||||
程远车业周评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在回顾一下2010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海信科龍重組催生中國白電三強
海信科龍重組催生中國白電三強
經過精心治理、尤其是優質資產的注入,海信科龍資產重組的“核聚變”效益正在顯現。根據該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公告,2010年1-9月,海信科龍的營業總收入達到143.78億元,同比增長92.7%;凈利潤為4.69億元,同比增長156.57%。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海信科龍白電業務全面實現整合,中國白電行業將形成海信科龍與海爾、美的三強爭霸的局面。
重組催生白電三強
自2006年海信成為科龍的大股東後,海信科龍實施資產重組以做強做大白電產業一直備受關注。今年3月,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復核準同意海信科龍向 大股東青島海信空調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重組方案,使得海信科龍成功通過增發購買了包括海信空調、海信冰箱、海信日立中央空調等白電資產,促使公司 的資產規模和經營規模迅速擴大,企業的綜合實力得到增強。
海信科龍總裁周小天博士說,資產重組成功為海信科龍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堅實的平臺。海信科龍所收購的海信空調、海信冰箱和海信日立中央空調等資 產,無論銷售規模、盈利能力還是品牌影響力都堪稱優質。例如海信空調是中國變頻空調的開創者,迄今為止已連續13年奪得國內變頻空調銷量冠軍;海信冰箱立 足於做“中國的西門子”,產銷量多年來處在行業的前五位;海信日立中央空調所開發的變頻多聯中央空調系統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其多連線產品市場佔有率已穩 居行業前兩位。
實現重組後,根據權威調研機構中怡康統計數據,2010年1-10月,海信冰箱與容聲冰箱零售量所佔市場份額之和達到14.18%,位居行業前兩強;海信空調與科龍空調的零售量市場份額之和也穩居行業前四位。
按照冰箱、空調的現有銷售總額,加上依託與惠而浦合資推動海信洗衣機在高端市場上銷量快速增長,海信科龍已與海爾係、美的係組成我國白電行業三強,中國白電產業“三足鼎立”的行業格局基本確立。
“核聚變”效應日益顯現
資產重組成功極大地推動了海信科龍業績飆升。根據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公告,1~9月,海信科龍營業總收入達到143.78億元,同比增長 92.7%;凈利潤為4.69億元,同比增長156.57%。另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1-8月,國內冰箱行業累計出口量同比增長35.15%,空 調行業累計出口量同比增長50.54%,而海信科龍旗下的冰冷產品和空調產品相比去年同期的出口增幅分別達到了44.50%、56.75%,均高於行業整 體增長水準。
分析海信科龍今年業績猛增的原因,業內人士指出,主因在於資產重組交易完成後,徹底解決了海信空調、海信集團與海信科龍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大 大降低公司的採購成本、管理成本、運輸成本等,使得“核聚變”協同效應得以充分地發揮。例如,在開展原材料採購時,可以利用採購規模擴大增加自己與供應商 談判的主動權,進一步控製成本。利用海信模具資產在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家電及汽車塑膠件的配套注塑方面的超強實力,提升自身產業的配套能力和產品的工藝 製造水準。渠道方面,因為海信空調、海信冰箱過去堅持走以大型連鎖商場為主的渠道開發道路,容聲冰箱、科龍空調在傳統渠道方面具有業內最為完善的分銷網 路,二者實現優勢互補,對於促進市場規模的快速上升,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據悉,海信科龍近期正在優化北京、南京、順德、揚州、成都、湖州、蕪湖、營口等8大生產基地,通過當地生產、就近銷售,加快對市場的反應速度,節省物流等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周小天:依靠技術和品質打造白電航母
“經過一到兩年之後,海信科龍的冰箱銷量將爭取達到1300萬台,空調銷量達到1000萬套。”近日,海信科龍在青島舉行容聲全天候保鮮節能冰箱和0.22度超級節能冰箱上市發佈會,海信科龍總裁周小天博士向記者透露公司的未來發展目標。
周小天強調,海信科龍要做“中國的西門子”,海信、科龍、容聲產品的技術和品質必須達到國際一流標準,這將保證公司實現上述發展目標。
技術推動產品競爭力不斷躍升
“海信科龍這幾年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主要得益於狠抓技術創新和品質管理。”當記者向周小天探詢海信科龍的業績快速增長的秘訣時,這位擁有德國卡爾斯魯厄(Karlsruhe)大學工程博士學位、曾任德國西門子冰箱技術帶頭人的博士總裁回答說。
作為國際著名製冷專家、西門子冰箱前技術帶頭人,周小天被認為是中國家電業極少見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博士總裁。在出任海信科龍總裁後,堅持不懈 推進海信科龍的技術創新工作:繼與世界排名第一的白電巨頭惠而浦聯合投資9億元新建合資公司生產高檔滾筒洗衣機和大容積冰箱後,還抓緊對全國8大生產基地 開展技術改造升級。“我們現在每年光用於生產設備改造的費用就達到一兩個億,今年的投入力度更大,僅揚州基地冰箱生產線改造費用就超過1億元。”海信容聲 冰箱公司副總經理甘永和告訴記者。
持續開展技術創新使得海信科龍產品的競爭力不斷躍升。例如推出的海信雙模變頻空調、海信360°向量變頻冰箱、科龍變頻雙高效空調、容聲全天候保鮮節能冰箱、海信太空洗滾筒洗衣機,因為技術遙遙領先加上外觀、工藝達到世界一流水準,銷售不斷攀升。
品質管理趕超世界一流水準
在訪談中,除了技術創新話題,周小天談得最多的是產品的品質。“2008年我剛到海信科龍時,聽到最多的抱怨是行銷與產品部門關於產品成本與產品品質的爭執。在過去多年的發展中,一些家電企業走下坡路的最大原因也是品質問題。”
對此,周小天認為,企業要有可以相互指出問題的機制,有一種可以“換血”的機制,使企業不斷創新,從一個高度走向另一個高度。據介紹,周小天和 對品質控制的“嚴苛”在海信科龍是出了名的。“我們既然要追求高品質的產品,就不容許有半點閃失。”周小天的執著令記者感到驚訝。2009年4月,海信科 龍冰箱四川工廠一直不能達到他提出的最新早返率目標,周小天意識到,一定是工廠在生產中出現了問題,於是派人專門到工廠督查,甚至不惜以每天犧牲上百萬元 產值勒令部分基地停產整頓。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0916.HK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2010年review (1)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一千個買入華晨的理由(9)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小弟真是見識少!
2369.HK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無為?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參考: 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
夠分啦..........可以去芬蘭啦!
一千個買入華晨的理由(6)
| ||||||
國內消費者購買豪華車的熱情高漲,奔馳、寶馬僅用三個季度就分別完成了全年銷售目標。由於新車型需求增長過快,這兩家全球最大的豪華車製造商的本土工廠節假日照常運營,並將縮短聖誕節的休息時間。 今年前三季度,三大豪華車品牌奔馳、寶馬、奧迪在華業績增長驚人。記者瞭解到,寶馬銷量超過12萬輛,提前完成全年目標。奔馳則以超過10萬輛的業績提前完成目標,增幅達到驚人的129%。而奧迪以17萬輛的業績逼近全年20萬輛的目標。 由於在華銷量大增以及新車型不斷面世,奔馳、寶馬的本土工廠一直加班加點。記者獲悉,寶馬在德國的兩家工廠從今年開始節假日一直照常運營;戴姆勒集團的漢堡工廠在假期為奔馳E級和S級轎車生產配件。另外,這兩家豪華車品牌還將縮短聖誕節的休息時間。而奧迪也計劃增加工人,輪班生產提高產量。 據悉,中國豪車市場今年增速高達70%,銷量接近70萬輛。“中國豪華車市場在今年的需求量劇增,暢銷車型目前是一車難求,進口豪華SUV加價5萬到 20萬已經成了家常便飯。”渤海證券汽車研究員邵琳表示。另外,美國車市的複蘇,也是豪華車工廠加班趕產的原因之一。(劉卓) | ||||||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2011年豪车将领唱中国车市
PE 股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一千個買入華晨的理由(5)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日本的國定假日2011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一千個買入華晨的理由(4)
索羅斯基金考察中國無線 2369.HK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你調了沒有?
Enterprise Value
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
全國最懶的城市 - 麗江
全國最懶的六個城市是:
NO.1麗江
評語:對逃離都市的人而言,這裏是田園;對迷戀夜生活的人而言,這裏也是都市。麗江與工作無關,與心情有關。
電視時間:零或無窮——在這裏,誰還需要電視呢?要麽開著,不看。
速食店:無。
步行速度:用走字都誇張了,應該叫遛達。
酒精度:66度以下,各種度數、各種酒都喝。
作息時間:晚九朝五。
上班時間逛街人氣:一半人專門負責上班,另一半人專門負責逛街。
跳槽頻率:零。本地人全是不跳槽的,外地人根本就不工作。
身體運動量:如果伸懶腰和劃拳也算的話。
手機通話狀態:總是在大談特談理想、心情、抉擇和享受。
婚戀狀況:豔遇多過失戀。即使你什麽人都沒愛上,這裏的時光也是柔軟的。
Source: Yahho!China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投资教训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2369,HK
Mr.Chan Zong want to speak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一千個買華晨的理由(3)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豪華車爭相“本土化”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淘寶買東西
開始淘寶買東西, 應該是上年開始的事.
認識淘寶, 是由於當時沒工做, 閒時在家中就想看回一些以前好想看的書, 但心中所好, 在圖書館總是找不到, 而香港買嗎, 又貴的很, 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 我是先到了0當0當網, 那是一個專門賣圖書的內地網站, 以B to C 的形式運作, 由付款十分麻煩, 既要信用卡,又要密碼. 好款我就放棄了,不過在尋找的過程中卻讓我認識到套包站. 由於套包可以用增值卡的方法付款, 對於香港人來說是很方便的,於是我就設當單個轉向了套包的懷抱了.
初時主要是在淘寶買書本, 因為我知道很多書都有內地版跟香港版, 而內地後是既便宜又輕巧, 很合我的品味. 後來發現套暴力真的什麼都可以買到, 衣服, 電器, 玩具, ............甚至連房屋我都看過, 不到你不信.
現在我嘗試在套包買我的第一件衣服, 希望順順利利, 不要貨不對瓣吧.
以前,我們會笑別人穿內地牌子的衣服, 現在, 不知是不是由於內地人富有了,我們漸漸發現,最土的可能是自己, 人家已經跑得很遠了,這除了經濟, 好有潮流, 時尚, 風格............
人有钱了,信心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