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

中國經濟前瞻 —— 2012房地產風雲

中國經濟前瞻 —— 2012房地產風雲


內地房地產業整合期已經開始,開發商未來半年到一年面對資金短缺,地方政府亦苦不堪言,看來這個冬天不會短。
根據經濟學家希林(Gary Shilling)的意見,過去幾年雖然世界各國政府都大印銀紙,但信貸收縮,通縮仍然出現在不同的項目上:
一、金融資產價格自2007年10月至今仍下跌不少;
二、美國20個大城市住房(S &P/Case Shiller指數)由2006年4月至今回落30%。穆廸商業房地產價格指數(Moody's Real CommercialProperty Price Index)由2007年10月至今回落43%;
三、美國中產階級實際收入由1999到2010年的10年間共下降7.1%(2011年再下跌2.3%),面對8.5%失業率,未來美國中產階級收入上升的機會不大;
四、環球性去槓桿化令原材料價格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回落期,中國GDP增長率亦進入放緩期,令未來原材料價格缺乏上升動力。
不論過去3年各國政府增加了多少貨幣,仍然阻止不了通縮在上述項目出現。踏入2012年各國貨幣供應增長率肯定不及過去3年,通縮壓力擴散到其他項目的機會十分大。
信心危機恐重臨
自2000年起美元又再次進入失去購買力期、失業率進入上升期、政府進入政治癱瘓期(politicalparalysis)。2009年3月透過增加貨 幣供應雖然成功阻止了美國出現類似1929年的情況,但不少投資者的財富仍然被摧毀。過去10年黃金及債券市場成為避難所,可惜這兩個避難所相信目前亦已 面臨關閉,希臘主權危機,意大利的Too Big To Fail變成TooBig To Save,令歐洲陷入衰退邊緣。奧巴馬民望跌至上任後新低,不排除2012年美國再度出現信心危機(美國43個州面對巨大財赤,如不獲聯邦政府注資都挺麻 煩)。甚至中國亦四面楚歌,例如樓價進入回落期。出口增長率只有單位數,挽救歐洲主權債券需3萬億歐羅,美國挽救地方政府債務又需3萬億美元,錢從何來? 如再增加貨幣供應,可能引發貨幣購買力信心危機,出現阿根廷式衰退。
世界貿易再平衡
亞太經合組織(APEC)認為,受到歐債危機影響,全球GDP增長率及創造就業能力在下降。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環球策略師碧斯(Barton Biggs)認為,2012年上半年美國陷入衰退的機會高達60-70%,或遲或早國會對削減12000億美元財赤的方案獲通過,可加快美國衰退步伐。世 界銀行認為,亞洲國家可利用財政方案對抗歐債危機,除日本、香港、台灣、南韓、新加坡及印度以外的亞洲國家和地區,今年GDP增長仍可達7.8% (2011年估計是8.2 %),資金將流向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找出路,以抵銷來自歐洲去槓桿化的影響。這些地區的外滙儲備相等於2011年GDP的50.4%,足夠應付8至9個月 入口,較1998年時強很多。中國的問題仍是通脹率太高,令政府放寬銀根方面有保留,溫家寶總理認為仍需微調,形成短期壓力。
2001年中國加入WTO前外貿盈餘數目仍不大,分析家認為,改革開放初期人民幣滙價太高是主因,1989年六四事件到1994年1月人民幣大幅貶值,令 人民幣滙價由偏高走向偏低。1994年1月人行把人民幣滙價穩定在1美元兌8.7人民幣,以後許升不許跌,並利用高利率去壓低人民幣貶值所引發的通脹,引 發內地樓價大幅回落。加上1997年8月亞洲金融風暴,亞洲國家紛紛宣布貨幣貶值,令人民幣滙價偏低此一有利因素無法發揮出來,一直到2001年人民幣追 隨美元貶值,加上中國加入WTO才引發產品出口狂潮。到2005年7月人民幣才開始升值,由於美元繼續貶值,人民幣升幅少於美元跌幅,致使2008及 2009年中國出口仍處優勢,直到歐債危機在2009年底出現為止。
2011年4月及7月廣東省政府兩度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每次20%,一年內廣東省工人工資共上升42%。香港工業總會在2011年11月底估計:在廣東省 內5萬多間港人投資工廠,有三分之一要不是結業便是縮小規模。中國廉價工資時代結束,過去依賴低工資的工業,已由中國東部轉移到西部,有些流向印尼、越 南、柬埔寨等低工資國家。隨着2007年起內地工資大幅上升及2011年底開始美元兌歐羅上升,中國出口優勢逐漸消失,世界貿易進入再平衡期。中國已進入 入口增長率高於出口增長率,令每年外貿盈餘減少。估計2011年中國外貿盈餘只佔GDP 2%(2007年佔GDP 7%),估計2012年將更少,甚至結束人民幣升值的日子。
中國經濟騰飛在望
IMF 在2011年9月估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極有可能進入「失落世代」,未來10年類似1990年起的日本,GDP進入低增長期。新興工業 國GDP增長率亦減慢,中國未來GDP增長率將由過去30多年平均9.5%下降至未來10年平均6.5%至8%。對香港而言,雖然面對來自美國、歐洲的寒 冷西北風,由於有中國這股東南風溫暖着,令香港經濟增長率不致太差。
中國面對出口增長放緩頗痛苦;2003至2010年中國GDP每年增長率平均超過10%、外貿平均年增長率達21.5%。中國對外貿依賴度超過1990年 前的日本;日本出口業只影響該國GDP 17.6%, 而中國有38.8% GDP同外貿有關。2008年11月中國政府宣布動用4萬億人民幣刺激內需協助經濟轉型,包括補貼電子產品下鄉、利用農村購買力去抵銷出口增長率放緩、汽 車銷售減稅及增加基建及房地產項目,加大固定資產投資以抵銷出口製造業增長放緩所帶來的影響,因此引發內地樓價攀升及通脹率升溫,大量資金流入樓市。到 2009年8月人行被迫收緊銀根,直到2011年8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升幅才減慢及樓價開始回落,中國經濟由2011年下半年開始軟着陸。至於何時 結束?事前很難估計。
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起計至今已30多年,中國政府在應付經濟衰退方面的能力及經驗已較以前大很多,這次危機和以前比較只屬小兒科,更何況今天中國政 府手上外滙儲備逾3萬億美元。中國對外貿易依賴度雖然較日本大,但同時擁有一個13億人口的內需市場仍在開發中(相等於美國、歐洲及日本加起來的一倍)。 中國人均收入至2009年只有3744美元,1990年日本人均收入已達30000美元。人民幣自2005年7月起只是按部就班地升值,不似日圓自 1985年到2011年這段日子由262日圓升上76日圓(升幅240%)。中國經濟進入S-Curve(經濟發展方向是S型)中的調整期,不似日本經濟 在1990年已到達高峯,進入長達18年的衰退期。中國經濟或遲或早再次起飛,只是不知哪時開始。內地經濟學家估計2013到2014年中國GDP便可再 次進入高增長期。
房地產業開始整合期
經濟起飛初期由社會走向工業化開始。首25至30年是百花齊放期,然後進入轉型期,出現汰弱留強及整合,令強者繼續壯大、弱者淘汰出局後進入另一繁榮期, 最後進入寡頭壟斷,令經濟再次陷入衰退。例如1990年的日本及2000年起的美國,直到另一個經濟循環周期開始為止。例如1982年起美國在科網、資訊 行業方面出現突破及經濟環球化。由起飛到經濟進入成熟期英國需時200年,美國要100年,日本只需60年,其後大部分新興工業國皆能在60年內完成。
高盛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哈繼銘在「中國經濟新一年」論壇上表示,中國房地產在2015年前仍沒有大問題。原因是:
一、中國現在有2億多名年輕人因結婚而需購房,現在只是買不起,不是不想買。
二、中國政府對二套房貸首付比例提高至樓價60%,加上限外、限貸等調控政策抑制泡沫進一步擴大,令大量短期需求減少,反而有利中長期穩定發展。
三、財政部2011年初公布《關於調整個人住房轉售營業稅政策的通知》,規定個人購買不足5年住房,對外銷售物業全部徵收營業稅,並以上海、重慶和深圳作為試點,令上述三大城市短期炒賣在去年內消失,交投淡靜,以致地產經紀行業萎縮。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認為,未來半年到一年中國房地產行業資金鏈會非常緊張,因為政府不會放寬房地產宏觀調控的政策,之後便會進入 平穩發展期。去年內地「金九銀十」沒有出現。10月份北京銷量較前年同期少46%,廣深滬更下跌50%以上,全國47個大城市中有41個住宅成交量較前年 低。開發商未來半年到一年面對資金短缺,地方政府亦苦不堪言,全國133個城市10月份土地成交較去年同期少40%,內地房地產業整合期已經開始。
中國政府自2010年4月推出一連串地產調控政策,最受影響的是仲介業,二手房交易急降,到2011年11月全國最少有3000間地產代理門市倒閉。房地 產仲介業已到了進一步洗牌的日子,關閉潮正由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迅速蔓延。10月開始地產代理門市倒閉情況明顯加快,其中北京就有數百家,其次是深圳 及上海。內地房價由2004年開始飆升,到2011年首季結束,前後共7年。如參考香港過去情況樓價漲7年,回落6年,又再漲7年,中國是否如此便不清 楚。新加坡地產市場習慣是漲5年,停滯5年,又再次漲5年。這次新加坡開賭令房地產價漲了7年,相信已經見頂,料2012年起回落。
北京大學風險投資研究所研究員馬光遠認為,樓價下跌副作用太大,一旦樓價真的下跌,過去的限購令等可能不會堅持,估計到今年下半年取消。中國社會科學院工 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海認為,未來5年內地樓價仍處調整期,跌幅由高峰起計約40%左右。世聯地產集團首席分析師王海斌認為,11月9日溫家寶表態令內 地房地產加速調整,在可見的將來方向仍是向下。中國這次經濟轉型期面對歐、美經濟進入回落期,更要面對2011年下半年起房地產價回落,可想而知有多辛 苦。
英國有分析員認為,由於內房股的市價已低於資產淨值70%,到30%, 2012年內地樓價如果只回落15-20%,估計到2012年底內房股平均升幅可達46%,並已選出其中21隻(上述資料由倫敦研究公司 DataExplorers提供,個人手上沒有公司名單),理由是A股市場的房地產股平均市盈率(P/E)已由2007年高潮期44倍回落到近日5.77 倍。資產達220億美元的倫敦投資集團Skandia於11月3日表示,他們正等候中國地產業進入低潮而重新入市。中國人行顧問李稻葵估計,2012年中 國GDP增長率是8.5%,較國外專家估計多出2.7%。BNP百利達SA則向客戶推介雅居樂,估計2012年可上升87%,還有世茂及恒大地產。
這個冬天不會短
萬科集團總裁郁亮表示,2012年將是中國房地產行業「過冬期」,目前很難判斷這個「冬天」有多長。2009年起房地產信託開始膨脹,據普益財富統 計,2010年新增規模2864億元人民幣,去年上半年2078億元人民幣,估計由房托持有的物業接近7000億元人民幣, 如減持8-10%,即700億元人民幣物業回流市場去應付密集兌付期。加上部分房地產公司高負債率,例如中華企業負債率達78%,居A股上市公司房企之 首,陽光城負債率亦高過67%。內房股平均負債率44%,面對農曆年關大考,最後找到多少人只穿泳褲過冬季?
由興業信託舉辦的2011中國私募基金領袖峰會上,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肯定內地房地產已進入熊市,分別是跌幅多大及時間多久。銀監會前主席劉明康 表示,根據壓力測試結果,房價如回落40%,內地銀行貸款覆蓋率仍達110%,即使房價下跌50%,內地銀行貸款覆蓋率也達到100%,本金收回沒問題。 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室主任謝百三認為,大陸房價下跌令鋼鐵價格由5000元人民幣一噸跌至4100元人民幣,此外水泥、電解鋁、玻璃、石灰、家 具、汽車等42個與房地產相關產業亦受到不同程度打擊,加上地方政府債務高達10.7萬億元人民幣,過去地方政府主要收入透過拍賣土地,雖然中央政府已批 准上海、浙江、廣東、深圳四個地方的政府發債,但貧困和偏遠地方的政府又如何應付?看來這個冬天不會短。
與香港不同,上海、北京、南京、杭州有些房地產公司去年11月減價超過30%賣房,卻遇上老業主不滿,相繼引發退房潮。濟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張偉認為, 中國消費者行為是非理性的,不似外國買樓者高價買了房子,一旦面對樓價下跌只好認命或破產,在內地卻是包圍地產公司要求退房。換言之,如樓價真的下調 30%,可以引發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
2010年中國人均收入已打破4000美元一年(人口同樣多的印度,每年人均收入只有1300美元,即今年中國人收入是印度人3倍)。2007年中國完成 黃金30年(經濟起飛初期因廉價工資、廉價土地、廉價資源造就的成長期),進入經濟轉型期,美國轉型期是16年(1966到1982年),香港只需3年 (1981到1984年), 中國需時多久?世界銀行副總裁林毅夫持比較樂觀的看法,認為很快,相信2013年已開始。筆者但願如此。
曹仁超《 信報》首席顧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