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百億票房驕傲難補中國電影集體體虛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青年報) 2011-01-25 08:36:03
不久前結束的2010年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表彰大會上,王小帥憑借《日照重慶》坐上“年度導演”的寶座,他的對手是以《唐山大地震》創下了6.73億國產電影票房紀錄的馮小剛。
在去年戛納電影節上錯失金棕櫚,國內票房也僅有300萬元,王小帥的奪冠被媒體稱為“爆冷”并不奇怪,對此連他自己都連稱“意外”。他說,從以往看,中國電影的評判規則是和票房掛鉤的,“我的電影票房不好,這次卻把這個榮譽給我,我很高興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導演協會看到了票房之外的東西。”
26部影片卷走總票房的六成
“萬般皆下品,唯有票房高”被譽為整個2010年中國電影業的寫照,“票房之外的東西”幾乎無人關注。“《日照重慶》的叫好,也僅限於導演們這種專業群體。”著名導演鄭洞天說。
一連串鼓舞人心的數字,似乎勾勒了中國電影的“盛世”:2010年全年故事影片產量526部,較2009年的456部增幅達15%,目前已高踞全球第三,僅次於印度和美國;全國城市影院總票房101.72億元,較2009年的62.06億元增長63.9%,已躋身全球十大市場。去年年初《阿凡達》票房超過13億元,年中《唐山大地震》又以6.73億元的成績刷新國產片票房紀錄,而年末的賀歲檔,更是三臺大戲你追我趕,在“百億”賽道上一路狂奔。甚至有人預言,2011年票房可達150億元。
然而,在華麗數據的背后,中國電影的生態卻令人擔憂。
據電影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年526部新片中,能進入商業院線公映的不足20%。賀歲檔,《非誠勿擾2》、《讓子彈飛》加起來占了目前影院9成以上場次。和一部大片雄霸銀幕一個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批的低成本、小制作影片淪為“影院一日游”,甚至連片名都沒被觀眾記清,便慘遭出局。
去年7月《唐山大地震》上映,為了“避震”而在6月扎堆上映的27部電影中,25部虧損。去年10月也一樣,27部中小影片為了避開賀歲檔一擁而至,最終只有一部賺錢。
《2009年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曾指出,目前中國電影產品結構是金字塔形,絕大部分的中小投資電影成為金字塔的底部。而根據成熟市場界定,一個電影產業的健康產品結構應該是紡錘體,大片小片都有,而且都有得賺。大片保證行業的穩定,中小成本電影為行業提供新鮮力量。
相關統計數字顯示,目前,中國每10萬人擁有的銀幕數是0.41塊,與國際平均水平相差10倍。當舞臺資源有限的時候,市場和人們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為商業大片所主宰。慘烈競爭之下,直接受到威脅的就是電影的“多樣性基因”。
“賺錢的電影集中在少數的導演、少數的電影公司、少數的大制作影片上,而不少中小成本影片、青年導演則成了市場中的炮灰。”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一語道破。 整個2010年,僅僅26部票房上億元的大片就卷走了總票房的65%。也就是說,“百億票房”的輝煌大多數影片根本無法分享,即使有幸登上大銀幕,賺錢的片子也不到20%,賠本賺吆喝仍舊是絕大多數中小成本影片的常態。何況,分析表明,百億票房中,票價上漲和銀幕增加的因素,還至少“貢獻”出10億。
電影和現實生活漸行漸遠
《日照重慶》講述了一段關於青春和兩代人情感隔閡的糾結故事,投資2000萬元,是第六代導演王小帥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一部影片。和他以往的《二弟》、《青紅》、《左右》一樣,都市繁華生活下人們缺失的情感,總能通過他表面沉悶卻暗藏激流的影片展現無遺,但肯掏腰包看他電影的人總是不多。
即使有范冰冰、王學圻等大牌撐臺,《日照重慶》也沒能幸免上榜近日某商業網站制作的2010年虧損電影榜單。在這張榜單上,張瑜復出大銀幕的首部作品《廬山戀2010》投資1000萬元,結果票房只有150萬元。而陶紅首次擔任監制并主演的《米香》投資500萬元,全國票房不到10萬元,與焦恩俊、苗圃主演的《驚情》列虧損電影第一、二名。
藝術電影的生存困境還在延續。上海電影節上獲得4項大獎的電影《碧羅雪山》,因為“錢景”問題無人發行、無法上映;我國首部采用哈薩克語同期聲拍攝的彩色故事片《永生羊》,眼下正在北京的百老匯藝術影院公映,而下一步的打算是走海外市場。
“進入21世紀以來,越來越難在電影里找到真實社會的有效的對應,電影人越來越迷戀在銀幕上制造視覺奇觀,而電影和現實生活漸行漸遠。”《永生羊》導演高峰說,他們的這部影片和電影市場上的商業大片是兩碼事,只想填補一下市場的空白。
“內地電影市場現在只有大片,只有大牌明星,沒有中小片,也沒有新人。”UME院線負責人、
香港資深影人吳思遠在香港電影節上曾直言。
匪夷所思的拳腳功夫,網絡時代的浮泛愛情,縱情嬉笑的古今鬧劇,中國電影對觀眾感官享受的體貼已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但在絕大多數作品中,親情、互助、愛國、人本主義等為人類世界廣為認同的價值觀卻始終缺席,我們既看不到對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傳承,也看不到對當代中國人精神世界的認真省察和觀照。
馮小剛曾在微博上有這樣一段話:“電影的好壞是沒有標準的。唯一可以被量化的標準就是票房。票房好=觀眾認可。這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道理。”
可票房真的可以代表一切嗎?
中國電影需要集體“補鈣”
中國電影市場的繁榮令世界矚目。《華爾街日報》近日宣稱,中國電影業的增長正在影響整個亞洲,將成為超過印度的亞洲電影制作大國,而且將當之無愧地成為最大的電影消費市場。但國內電影創作類型單一、文化品格缺失等現象也日益凸顯。
2010年,電影跟風盛行。當卡梅隆用12年時間打造的《阿凡達》票房急速躥升的時刻,3D電影隨之成為中國電影必趕的時髦。從以低俗的媚態討好觀眾的各類山寨喜劇,到樂此不疲反復打造的續集、翻拍,對於商業的慣性依賴、對於政策扶持的依賴,讓很多中國導演創意不足,缺乏底氣。
綜觀2010年上映的近200部電影中,喜劇類型片大約占30部,動作和愛情片大約占40部。而反映當下現實題材的電影,諸如《海洋天堂》、《我是植物人》、《我們天上見》這些具備現實意義、人文關懷的作品依然嚴重缺失。
對此,電影局局長童剛不無擔憂地說:“電影創作不是一次簡單的市場行為,每一部影片都是一次重要的價值輸出,有著獨特的文化貢獻。為此,不能單純地以影片創作數量為追求,以制片成本大小為標準,以明星、時尚、獵奇、炒作為包裝,以血腥、暴力、低俗、惡搞為賣點。”
“絕大部分有可能發言有權利發言的我們,都自覺放棄了通往崇高的道路,而徹底擁抱了低俗。”導演陸川看完《阿凡達》后表示:“我們在虛高的票房中裸奔和狂歡的時候,我們徹底放棄了作為一個電影人,一個民族精神文化產品創作者應有的操守。”
雖然《阿凡達》給中國電影人集體上了一課,明白電影不可或缺的關懷和情懷,但面對現實,所謂電影理想,仍舊抵抗不過鈔票的威力。在“票房癡迷症”流感一樣蔓延的2010年,更多執著於“站著把錢掙了”的電影人終於改弦易轍,投身到商業大片的懷抱之中。
童剛表示,面對百億票房,中國電影人必須保持清醒的思考,電影產業和電影文化發展過程中還有諸多問題日益凸顯,比如文化關懷薄弱、價值呈現缺失、審美境界狹小、現實主義力作缺乏等,特別是立足當下、肩負責任的現實題材作品仍處於弱勢,滿足觀眾心靈需求、引發情感共鳴、有可能形成歷史文化記憶的作品不多。
顯然, 站在100億元的新起點上,中國電影還需集體“補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